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99|回复: 1

“挂水”虽好,麻烦也多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4-18 17:53: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所谓“挂水”,又叫“打吊针”或“打点滴”,医学上叫静脉输液。就是将液体瓶挂在架子上,通过连着输液管道的针头,将药液一滴一滴不断地注射到静脉血管里,有的地方又称“挂盐水”。其实,那些液体除了生理盐水外,常用的还有葡萄糖溶液、碳酸氢钠溶液、乳酸钠溶液、氨基酸和甘露醇溶液等。这种治疗措施,用处颇大。

    比如一个患者,上吐下泻,又不进食,身体内的水分和生理活动所必需的电解质丢失很多,势必引起血压下降、精神恍惚、四肢无力等症状,甚至危及生命。此时如果“挂水”,补充身体内的水分和电解质,患者就可以在短时间内神奇地恢复活力。除此以外,发高烧出汗、因病情或手术不能进食、急性失血或大面积烧伤等,也必须采用这种方法治疗。



    “挂水”不仅能补充水和电解质,也常用来滴注其他药物。药物可经肌肉或皮下注射,也可经口服、灌肠、雾化吸入等多种途径进入身体,但都不如静脉滴注来得直接迅速,并且全部进入血液,分布全身。在进行抢救和麻醉时,“挂水”保持一两条输液通路,可以随时应急给药,控制给药速度。进行某些特殊检查,将药物按一定速度滴注进身体内,也要“挂水”。



    虽然“挂水”应用如此广泛,比较安全,但也有一定不良反应和危险性。如液体中可能含有热原物质,会引起患者寒战发热、烦躁惊厥、昏厥,以至血压下降、死亡。极少数情况下,由于“挂水”开放了本来封闭的心脏和血管组成的循环系统,给病原微生物以可乘之机,引起败血症或病毒感染。液体中加入其他药物,也可引起过敏反应。老人、儿童和心肺功能不全者,输液速度过快,可引起肺水肿或加重心力衰竭。外来药液或多或少会刺激血管壁,引起局部微弱的炎症反应。时间久了,可诱发静脉炎或静脉栓塞,出现疼痛等症状。



    因此,患病后是否需要“挂水”,也需权衡利弊。一般说来,吃药、打针(肌肉注射)能够解决问题的,就不要“挂水”。需要“挂水”时,连续时间也不要太长。但目前看来,“挂水”有越来越多、越来越滥的趋势,其原因颇多。



    一是过度治疗。某些患者不过腹部受凉,解了几次稀便,本来饮食上稍加调理,喝点汤水清粥就行了,但这些患者总以为“挂水”好得快些,一个劲要求医生给他们“挂水”。或者,头痛脑热,感冒发烧,不超过38摄氏度,也要“挂水”。其实毫无必要。



    也见到有少数工伤、交通事故受害者,伤早治好了,既无疼痛,又不发烧,大口吃饭,小盅品酒,仍住在医院不肯出院。医生不给“挂水”了,立马火冒三丈:“为啥停止治疗了?若出了问题,一切由你负责!”医生为了息事宁人,少惹是非,只好给他继续“挂水”。



     二是敷衍治疗。有些个体诊所,条件不足,设备简陋,可是为了赚钱,“没有金刚钻,照揽瓷器活”,像一些本来应该动手术的疾病,竟然也留下来“挂水”。等挂了几天“水”后,不起作用,他钱也赚够了,就说“看来还得去大医院治疗”,推走了事。



    还有人认为,“挂水”就算无助治疗,也可以补养身体。事实上,“挂水”所用的生理盐水,其实就是食盐化在水里,只不过比较纯净,经过灭菌处理罢了。至于葡萄糖水,亦非稀罕之物,我们平常吃下的米饭、馒头,在肠道内都是转化为葡萄糖吸收的。一瓶500毫升,浓度为10%的葡萄糖水含葡萄糖50克,大致相当于一个馒头或一两米饭。就是价格颇贵的氨基酸溶液,一瓶的营养价值也只相当于半个鸡蛋。能吃下饭菜的人,何苦挨针进补呢?甘露醇、高浓度的葡萄糖水,身体并不能吸收利用,它们的作用是由肾脏排泄,在组织水肿时,将身体内过多的水分一同带出来,更与营养二字搭不上边。



    不看病情滥“挂水”只是一方面,不严格选择输液场所是另一方面。许多患者为了省钱或省工夫,在医院、诊所打了针,带回家里、办公室、旅馆去挂。不可否认,这样“挂水”可能比在医院舒服、方便,但一旦发生前面提到的那些不良反应和危险如何处理?手里没有相应急救器械和药品,即使急救车闻讯赶到,也难解燃眉之急。



    在此,呼吁各位读者朋友,不要盲目迷信“挂水”,同时向医务人员咨询,仔细了解“挂水”的适应证,看病时做到心中有数。


    比如一个患者,上吐下泻,又不进食,身体内的水分和生理活动所必需的电解质丢失很多,势必引起血压下降、精神恍惚、四肢无力等症状,甚至危及生命。此时如果“挂水”,补充身体内的水分和电解质,患者就可以在短时间内神奇地恢复活力。除此以外,发高烧出汗、因病情或手术不能进食、急性失血或大面积烧伤等,也必须采用这种方法治疗。



    “挂水”不仅能补充水和电解质,也常用来滴注其他药物。药物可经肌肉或皮下注射,也可经口服、灌肠、雾化吸入等多种途径进入身体,但都不如静脉滴注来得直接迅速,并且全部进入血液,分布全身。在进行抢救和麻醉时,“挂水”保持一两条输液通路,可以随时应急给药,控制给药速度。进行某些特殊检查,将药物按一定速度滴注进身体内,也要“挂水”。



    虽然“挂水”应用如此广泛,比较安全,但也有一定不良反应和危险性。如液体中可能含有热原物质,会引起患者寒战发热、烦躁惊厥、昏厥,以至血压下降、死亡。极少数情况下,由于“挂水”开放了本来封闭的心脏和血管组成的循环系统,给病原微生物以可乘之机,引起败血症或病毒感染。液体中加入其他药物,也可引起过敏反应。老人、儿童和心肺功能不全者,输液速度过快,可引起肺水肿或加重心力衰竭。外来药液或多或少会刺激血管壁,引起局部微弱的炎症反应。时间久了,可诱发静脉炎或静脉栓塞,出现疼痛等症状。



    因此,患病后是否需要“挂水”,也需权衡利弊。一般说来,吃药、打针(肌肉注射)能够解决问题的,就不要“挂水”。需要“挂水”时,连续时间也不要太长。但目前看来,“挂水”有越来越多、越来越滥的趋势,其原因颇多。



    一是过度治疗。某些患者不过腹部受凉,解了几次稀便,本来饮食上稍加调理,喝点汤水清粥就行了,但这些患者总以为“挂水”好得快些,一个劲要求医生给他们“挂水”。或者,头痛脑热,感冒发烧,不超过38摄氏度,也要“挂水”。其实毫无必要。



    也见到有少数工伤、交通事故受害者,伤早治好了,既无疼痛,又不发烧,大口吃饭,小盅品酒,仍住在医院不肯出院。医生不给“挂水”了,立马火冒三丈:“为啥停止治疗了?若出了问题,一切由你负责!”医生为了息事宁人,少惹是非,只好给他继续“挂水”。



     二是敷衍治疗。有些个体诊所,条件不足,设备简陋,可是为了赚钱,“没有金刚钻,照揽瓷器活”,像一些本来应该动手术的疾病,竟然也留下来“挂水”。等挂了几天“水”后,不起作用,他钱也赚够了,就说“看来还得去大医院治疗”,推走了事。



    还有人认为,“挂水”就算无助治疗,也可以补养身体。事实上,“挂水”所用的生理盐水,其实就是食盐化在水里,只不过比较纯净,经过灭菌处理罢了。至于葡萄糖水,亦非稀罕之物,我们平常吃下的米饭、馒头,在肠道内都是转化为葡萄糖吸收的。一瓶500毫升,浓度为10%的葡萄糖水含葡萄糖50克,大致相当于一个馒头或一两米饭。就是价格颇贵的氨基酸溶液,一瓶的营养价值也只相当于半个鸡蛋。能吃下饭菜的人,何苦挨针进补呢?甘露醇、高浓度的葡萄糖水,身体并不能吸收利用,它们的作用是由肾脏排泄,在组织水肿时,将身体内过多的水分一同带出来,更与营养二字搭不上边。



    不看病情滥“挂水”只是一方面,不严格选择输液场所是另一方面。许多患者为了省钱或省工夫,在医院、诊所打了针,带回家里、办公室、旅馆去挂。不可否认,这样“挂水”可能比在医院舒服、方便,但一旦发生前面提到的那些不良反应和危险如何处理?手里没有相应急救器械和药品,即使急救车闻讯赶到,也难解燃眉之急。



    在此,呼吁各位读者朋友,不要盲目迷信“挂水”,同时向医务人员咨询,仔细了解“挂水”的适应证,看病时做到心中有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4-18 17:53:27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要盲目迷信“挂水”,同时向医务人员咨询,仔细了解“挂水”的适应证,看病时做到心中有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医吧健康网 ( 湘ICP备05004075号 )

GMT+8, 2024-4-25 22:54 , Processed in 0.168060 second(s), 16 queries .

老百姓身边的健康帮手

Copyright © 2005-2023 18120.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