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877|回复: 3

60年,白了棉花,白了头发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0-17 10:58: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06年12月22日,冬至。祖国的北方早已是千里冰封,寒气逼人,但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棉花研究所的会议室内却是暖意融融,气氛火热。一场会议正在举行,与以往不同,今天在主席台正中央落座的不是某位领导,而是位面容清癯、满头霜发的老人。

  老人名叫韩泽林,是棉花所的育种专家。今天,这里正在为他举行90华诞庆典。台上讲得恳切,台下听得认真。人们将目光聚焦在“寿星”身上,景仰与爱戴之情溢于言表。当老人做最后的发言时,全场更是报以雷鸣般的掌声!

  一位老职工说:“韩老今天获得这么大的荣誉,完全是人心所向、实至名归。”

  是的,作为河北现代育种的奠基人之一,韩泽林不仅培育了一些优质棉花品种,更是培养了一批育种专家。他最大的贡献是自1958年就开始的棉花远缘杂交工作,近半个世纪已经过去了,这项工作还在继续。伴着根根变白的青丝,韩泽林从事棉花工作也已是第60个年头!尤为可贵的是,90岁高龄的他还在天天下地。

  60年岁月,让韩泽林有了太多的感人故事,但故事的中心只有一个——棉花。

  一个“棉痴”

  “他见了棉花比见了我还亲。”老伴说。“他宁可不要命,也要种棉花。”儿子说。

  “他搞了一辈子棉花,甘为人梯。90岁还坚持下地,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和发扬。”院长王慧军说。

  在周围人看来,韩泽林是为棉花而生的。为此,他有了一个“棉痴”的雅号。

  “棉痴”其实是个很聪明的人。1916年,他出生于河北省永年县西苏村,因天资聪颖,小学、中学一直免费就读。1942年,他考入当时的国立西北农学院。这一年春河南大旱,入夏又风雹旱蝗,庄稼几近绝收,四野唯闻灾民呼天号地之声,150多万人饿死,300余万人西出潼关沦为流民。在韩泽林去往学校的铁路沿线,到处是逃荒的灾民,饿死、病死、扒火车被挤踩轧死者无数,情景惨不忍睹!这让身处校园、衣食无忧的韩泽林产生了强烈的羞愧感与感恩之心,他暗下决心,将来一定好好报答农民。

  1946年大学毕业的韩泽林被分配到石家庄搞棉花研究,从此与棉花结下了不解之缘,开始了棉痴人生。

  年轻时,他在农村产棉区驻地,长年和农民吃住在一起;75岁后曾连续3年在试验点蹲点,且每年都在100天以上;80多岁高龄时,他下乡指导,连日的劳累使他一阵眩晕,差点倒在棉田里;即便到了90岁,他仍坚持天天下地,每天都在6小时以上。后来,院领导觉得他岁数大了,下乡不方便,就在大院里给他拨了一块试验田。

  从此下地就成了他每天的活计。天蒙蒙亮,他就到地里干活,除了吃饭和必要的休息,一直干到太阳下山,他忙起来常常忘了吃饭。老伴在世时,特意给饭锅做了个棉罩,为的是给他的饭菜保温。如今,儿子照顾他,也只能是等他到了家再做饭。每次出差、开会回来,他往往是把包一扔就下地去了。对此,老伴常说“他见了棉花比见了我还亲!”

  在育种界有种说法:能搞小麦不搞玉米,能搞玉米不搞棉花。因为棉花的周期长、环节多,工作量太大,一年到头都在忙。而每年七八月份的开花期,是最忙的时候,此时的棉田里暑湿交蒸,人站上一会儿就会大汗淋漓,可韩泽林一呆就是一天,等晚上回家时,衣服早已汗湿了几回。夏天石家庄最高气温近40℃,而在韩泽林的棉田里,依然可以看到他赤着脊背在劳作,阳光下一头银发雪白耀眼。

  儿媳曾这样对丈夫说,“我活了60多岁,除了咱爸我还真没见过这人愿意受罪的。”而韩泽林却说,“农业科研成果是靠下地干出来的,棉花是哑巴活体,缺什么会跟你要,它有表情,如果功夫下不到,你就看不懂它的哑语,搞不好科研。”

  2003年,相濡以沫几十年的老伴儿永远离开了他。这对他打击很大,那段时间他下地更勤了,好在天性开朗,韩泽林终于捱过了痛苦的日子。当院领导看望他,问有什么困难时,他说:“没有,只要给我留块地就行,老伴走了棉花就成了我的情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0-17 10:58:52 | 显示全部楼层
  一架人梯

  按理说,搞棉花研究60年,应该育出不少新品种。可韩泽林育出的品种并不多,这乍听起来不可思议。但也正是他最了不起的地方,他把自己的大好年华都献给了最基础的材料工作。正是因为搭起了棉种间的桥梁,才成就了今天河北棉花所雄厚的种质资源和大量优质品种。他为别人做了人梯。

  这要从他搞了一辈子的远缘杂交说起。

  一般情况下,科研人员育种都是找两个纯系做亲本,这样的好处是,时间短、见效快、难度小,容易出成绩。但缺点是不利于优势基因引入与品种更新。而远缘杂交则不然,它是以两个不同的棉种为亲本,因此难度大,特别是最初几代结实少、育性差。即便是结了籽,其后代性状也会疯狂分离,长期得不到稳定,出成果很难。但远缘杂交的优点也相当明显:便于优势基因的引入和品种更新。

  1958年,韩泽林偶然发现,一株海岛棉和一株陆地棉发生了杂交,这属于不同棉种间的远缘杂交,引起了他极大的兴趣。

  韩泽林天性喜创新,觉得搞一般的没意思。杂交棉苗激发了他的灵感,要搞就搞远缘杂交、搞陆地棉和海岛棉的中间型!这一决定非同小可,这意味着他在一个漫长时期内不能再搞别的东西。更因为这是基础性工作,清苦一辈子,到头来只是替别人做嫁衣,自己却得不到什么。但“中间型”的意义实在太大了,它是沟通种群的桥梁,有了它,当人们有需要的时候,将这些材料拿来用,很快就会出结果。如果没有这座“桥”,再从远缘出发去搞,时间就会很长,很不经济。因此人们常说,农业高新技术是建立在材料基础上的。

  从此,韩泽林开始了他的“长征”。接下来,他陆续加入8个海岛棉和1个野生棉瑟伯氏,以提高棉花的品质和抗性。他之所以青睐海岛棉,是因为其纤维品质好又抗黄萎病。这种棉花喜高温耐干旱,适于埃及种植。但我国南方高温多雨,北方干旱凉爽。除了新疆一部分地区外,都不适于种植。于是韩泽林决心利用它,将它的优质与抗黄萎病转育到陆地棉上。

  起初,韩泽林的目标是优质棉,即棉纤维的长、细、强配套。但“大跃进”时期许多地方用棉秆积肥,致使黄萎病大面积传播,给棉花生产造成了巨大损失。了解棉花的人都知道,跟前些年的棉铃虫一样,黄萎病是棉花种植业亟待攻克的世界性难题,被称为棉花的癌症。不光是中国,美、俄等植棉大国也深受其害。1964年韩泽林在跟国家植保所合作搞抗黄研究时发现,海岛棉抗黄性能好。这一发现让韩泽林惊喜不已,他调高了自己的目标,决心优质、抗黄并举。

  但优质、抗黄同时攻关,谈何容易。为此他曾以诗明志:“平生无所好,痴心棉育种。优质与黄萎,计划一齐攻。难度虽然大,技毅保成功。”这里的“技毅”指的就是技术和毅力。在近半个世纪的漫长培育中,韩泽林历经坎坷。但他硬是靠着技术和毅力坚持了下来。

  在培育试验中,工作出现了两次“险情”,一次是1966年,韩泽林被派到藁城北席驻地,身上带着很少一点远缘杂交种,他在猪圈旁土堆的一处向阳背风地方把杂交棉种种了下去。最初几代育性和种子生活力都差,出苗很少。雪上加霜的是,圈里的猪跑了出来,把棉苗给糟蹋了,只保住了三四棵。韩泽林更是倍加呵护,也多亏了它们,后来成事靠的就是它们的种子。另一次是1967到1972年,文革黑云压城,韩泽林被当成“资产阶级学术权威”关进了牛棚。小小一间房内住了9个“老黑”,屋里潮得很。韩泽林很担心带在身上的种子丧失生命力,恰巧儿子来看他,他就想让儿子带回去种。儿子一听就翻了脸,“你是为这才被批斗的,现在命都快没了,还种?!我不种!”没办法,他只得将种子继续藏好。此后5年间,他被吊起来毒打,脖子挂尿桶,腿跪三棱铁,受尽折磨至今伤痕犹在。但不管遭受多大磨难,种子从不撒手。当别人质问:“远缘杂交到底有什么用?”他说:“有用,将来一定会有用,一定能搞出东西。”

  一直到了1972年,韩泽林才恢复工作。他把藏了5年的棉籽拿了出来,因为担心其活力,他种得很浅,并注意喷上些温水,庆幸的是种子发芽、出苗了!

  此后,韩泽林迸发了极大的热情,按理说60岁就该退休了,但他干到70岁才退。即便是退下来的20年间,他也是“退而不休”,下乡蹲点兼在所内继续搞杂交。渐渐的杂交材料出现了可喜的变化,生活鼓舞着他,科研更鼓舞着他!

  远缘杂交是细致活,韩泽林的搞法和别人也不一样,别人是在杂交后代中连续选择,把性状稳定下来,形成品种。而他是尽量让棉花杂交,形成一个复杂的大群体,因此,后代种类繁多。在他的地里,每株棉花都做着标记。在他家或办公室里,地上、桌上、阳台上,到处是一袋袋棉花,每一袋都有详细说明,不差分毫。这些年,他岁数大了,下地回来第一件事是将材料整理记录好,然后再吃饭,怕的就是记错了。棉籽是宝贝,为慎重起见,对特殊而籽棉又少的棉株,他从不用轧花机,都是用手一粒粒往下抠,年复一年,两个大拇指指甲都变厚了。

  终于,在1991年,杂交材料终于有了转机,表现出了抗黄萎的特性。1999年更是出现了可喜的情况,材料中出现了红叶,当日开红花,花瓣基部有红斑的新型材料,韩泽林称其为“观赏棉”。其中,花瓣基部的红斑很重要,这是海岛棉的特征,杂交材料中出现红斑,说明它已经遗传到后代材料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0-17 11:01:45 | 显示全部楼层
  去年11月份,记者曾来到韩泽林的试验田,与大田不同,这里的棉花叶片有绿有红,植株“高矮胖瘦”也不相同。这些“怪异”的棉花就是陆地棉与海岛棉甚至野生棉远缘杂交的后代,其体内有许多优势基因,在育种人眼中它们就是一个“军火库”,如果需要就可以随时从中选择、培育,形成新的棉花品种。

  试验田也有讲究,是加入了黄萎病菌种的病圃。黄萎病是土传性疾病,只要土壤含菌,棉花就会感染,病菌会堵塞维管束导管致使棉花叶枯萎,患病棉秆通常是黑色的。当时虽进初冬,棉株蔫而未凋。韩泽林看着满地的试验棉,就像见到自己的孩子一样高兴,他麻利地将一棵棵棉秆劈开,露出的是白白的秆瓤,韩老欣慰地说:“秆瓤白说明这棉花是抗黄萎的!如果不抗黄,秆瓤是黑的。”看来,这块小小试验田,正在为受病害之苦的棉农孕育着大希望!

  一位能人

  有道是“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痴心育棉60年,无论种植还是培育,韩泽林都达到了很高造诣,他成了棉花所的绝对权威。

  韩泽林“痴”但也很“神”,是个不折不扣的能人。

  上世纪七十年代,河北省沧州农科所在进行棉花品种比较试验的时候,不小心弄丢了标志牌和试验设计笔记,面对几十亩棉花,工作人员傻了眼,这无异于神仙难断的丸散膏丹,怎么分得出来!后来就抱着试试看的态度请来了韩泽林。结果,经过三天的仔细观察,韩泽林就一一分了出来,重新插上了牌子,建立了账本。

  即便如此,他还是很谦虚,一再强调他的好多技术都是跟老农学的,只是把他们的经验总结升华,再用于指导实践罢了。他一再告诫年轻的科研人员,搞农业科研必须下地,必须向农民学习。

  在他的主持参与下,所育成的棉花品种有多个获奖,石家庄353、石短5号,1957年获河北省农业厅奖,他本人获得农业部的劳动模范;冀棉3号和5号,1978年双获全国科技大会成果奖;冀棉10号,1989年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其中石短5号是个优质品种,其长、细、强配套和产量均表现卓越。当用它纺的纱拿到香港后曾引起轰动,当时海外都没想到中国还有如此高品质的棉花品种,认为它可以和欧美高品质棉花相媲美。深受纺织工业部好评,后经提纯,1977年河北省曾一度定为1斤皮棉加价0.6元,但是它生不逢时,在文革期间管理粗放,导致品种退化严重。

  1991年到1993年,他在河北威县七级镇搞中长绒棉推广,当时粮棉争地很让人头疼。韩泽林他们大胆采用了早造墒与地膜覆盖,实践证明为棉花覆膜这一做法非常成功。一是棉花出苗提前十几天,给小麦浇关键水让了路,小麦增产;二是棉花霜前花多了,棉花也增产,每亩地至少增收100元。这样粮棉两增,一举两得,矛盾得以圆满解决。为此,1993年9月27日,河北省召开棉花生产现场会,地点就定在威县,重点推广地膜棉,此后,地膜棉大面积铺开,年经济效益至少达5亿以上。

  1993年棉铃虫严重爆发,各地棉花减产严重。而在韩泽林蹲点的七级镇,由于防范措施得力,田里基本上看不到虫子。据其弟子李俊兰回忆,韩泽林下乡不是看看就走,他认为这样解决不了问题,而是要住上几天,一块地一块地看,随时帮助农民发现和解决问题。他经常召集村里的骨干开会讲解。最终该镇在大灾之年迎来大丰收,创造了奇迹。七级镇也被誉为“江北棉花第一镇”。

  过硬的本领,把韩泽林推上了技术领导岗位。“六五”期间,他被任命为国家科委协调攻关组棉花专家领导组成员。1984—1989年任农业部棉花专家顾问组成员。1980—1988年,任全国农作物品种(棉麻)审定委员会成员。1980—1983年任河北省科学技术委员会顾问、农作物育种专业组成员。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委员、顾问。1980年前后任省农委顾问与省棉花生产领导小组成员。学术方面,曾任中国棉花学会常务理事,河北省棉花学会理事长,及河北省农作物协会及种子协会理事。

  一位朋友

  因为出身农家,韩泽林对农民有着深厚的感情。农民有难,不管是不是棉花方面的,只要允许,他总是倾力帮助。每次下乡,他总是吃住在农家,夜里还经常召集植棉能手们开会。老乡们来到石家庄,他更像对待亲人一样把他们带到家中款待。农民是淳朴的,对这个一心想着他们的老汉,倍加尊敬,把他当成自己的贴心人。

  对于农村的情况,韩泽林有着深刻的了解,在他看来,农村最为缺乏的是复合型的科技人才,这是他几十年农村工作的切身体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0-17 11:07:24 | 显示全部楼层
  上世纪60年代,韩泽林等一行人在藁城北席搞良种繁育。在当地,红薯是冬天的口粮,但这里的红薯黑斑病严重,十分影响产量和品质。窖藏的红薯极易腐败,老乡们常常吃烂红薯。韩泽林发现这一情况后,便主动和甘薯组联系,得知用“温汤浸种”可以根治黑斑病。就教大家如何“温汤浸种”,第二年黑斑病就没了。事虽不大,但老乡却非常高兴,再也不吃烂红薯了。从此以后,韩泽林他们在村里开展工作很容易,村民们表示技术上的事让怎么办就怎么办。以至于村里来了“四清”工作队后,在棉花管理上与韩泽林有了分歧,农民们不听工作队的,“四清”干部很恼火。村干部却斩钉截铁地说:“技术上老韩说了算,‘四清’你们说了算,这没有商量的余地!”

  在威县蹲点期间,他让农民选择秆子壮、硬的玉米品种,并在玉米地里间作豆角,结果豆角丰收,整个村子靠卖豆角增了收。

  在驻点,哪块地该浇水了,哪块地有虫害了,该怎么防治,他都心中有数。村民也知道按着他说的办准没错,谁听话谁得实惠,因此韩泽林威望极高。

  谈到和农民交往,韩泽林的体会是要讲究方式,在穿衣戴帽上,他就是一个地道的农民,走在农民中间,不知情的真看不出他是一个专家来。韩泽林的生活很简朴,对于吃、穿、生活待遇都不看重,从参加工作至今,穿最简朴的衣服,吃最普通的饭菜。这方面他在院里是出了名的,他不仅在农村像农民,回到单位他还像个农民。这还曾出过一次笑话,1974年,韩泽林刚从邯郸回到河北省农科院,在食堂排队打饭,被大师傅从队伍中拉了出来,并对他说:“你是瓦工吧?那边有工人灶,这是干部灶,去那边排队。”多亏有人解围说:“他不是瓦工,而是咱们院响当当的大专家!”

  他住在农家时,有什么吃什么,从不添更多的麻烦。在七级镇时,一位老太太曾对院领导反映,“你们那个老汉真行,天天拎个水壶下地,我给他做饭,觉得就跟我们家的人一样。”

  农民把他当朋友,他更不把农民当外人。有一次在行唐县,当地政府邀请专家看看棉花的长势,过后给了每位专家一些钱。韩泽林不要,人家执意要给,就在车门即将关闭的一刹那,老韩又把钱扔还给了他们。对此他这样解释,“我又没给人家做什么贡献,只是看看就收人家的钱,这像什么话?”即便是有了贡献,他也不要钱,在威县蹲点时,他忙活了大半年,棉花丰收了,村里派人给他送来600元钱。乡亲们知道他的脾气,背着他,给了他的老伴,老伴不敢隐瞒。韩泽林知道后第二天就把钱捎了回去。

  一种精神

  在河北棉花所,韩泽林绝对是宗师级的人物,直接培养和影响了几代育种专家。他非常重视培养年轻人,手把手地教他们田间管理、观察、选择。他的弟子中年龄最大已经70多岁,最小的才20多岁。受其实干精神的感召和影响,棉花所自上而下形成了一种良好的科研氛围,严谨务实、兢兢业业,科技界的浮躁风气在这里一直没有存身之处。

  这也要归功于院、所领导的重视,他们因势利导,不断开展向韩泽林学习的活动,并上升到理论的层面,指导全院的科技工作者学习他,另外还在全体党员中,开展了学习韩泽林精神,创最佳业绩的活动,让整个单位保持了一种昂扬向上的正气。

  韩泽林对科研严谨、细致入微是出了名的。细到哪种程度呢?你从长有成千上万株棉花的试验田里随便拔一株棉花,他就能说出这株棉花所在的准确位置,这乍听起来不可思议。而他的弟子们却知道其中原委,原来,做杂交要仔细观察棉花的性状,韩泽林就整天呆在地里,把棉花当成自己的心肝宝贝一样侍弄、呵护,有时还要对棉花说几句话,已经到了忘我的境界。天天如此,自然对每一株棉花的情况都了如指掌。而他对工作的严谨,更是一根发丝的差距都不允许有的,他不仅严格要求自己,对弟子们也很严格。这种严谨的态度也影响了几代人,为今天棉花所的辉煌立下了功劳。

  韩泽林搞科研崇尚节约,他做实验用的标牌都是用旧药盒、烟盒剪的,标牌上都详细标明了单株的特性,收获时间。种子袋都是用旧信封,这种朴实的作风,一直为棉花所传承,现在科研人员作试验,所用标牌也都是自己做的,对科研费用也是能省则省,“要把好钢用在刀刃上。”已经成为一种习惯。

  有道是“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在多年的辛勤劳作中,韩泽林采用了杂交、姊妹交、多亲本杂交、复交等方法,采取多类型的引变、选择,创制出种质资源659份,得到大量极具遗传育种利用价值和观赏价值的资源品系。其中观赏棉为国内第一个培育成功的新类型棉花品系;三个极具利用价值的骨干种质系:高产型资源海陆1-1,高抗病资源FR2-2,优质型海陆野96-3,已在生产上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在全所科研人员的努力下,截至2006年,三个资源已育成45个品种,其中高产品种19个,抗病品种12个,优质品种14个。并有8个品种获省部级奖,占河北同期推广品种的59.6%%,另有13个极具苗头品系已通过或正在参加国家、河北及外省市棉花品种区域试验,以上45个品种河北省内累计推广3847万亩,创经济效益23.85亿元。

  几十年前栽下的老树终于开花结果了!河北棉花所在抗病育种和优质育种方面已居全国先进行列。如果说今天棉花所是一座辉煌的大厦,韩泽林则是一块坚固的基石。

  如今在棉花所,韩泽林的精神不仅得到了传承,事业更是得到继续和发展。远缘杂交正在走向新的辉煌,种质资源渗透,分子标记工作正在开展,基因克隆和基因转化工作也在展开。同韩泽林当年一样,这其中有许多工作是不可能在短期内出成果的,也许要等几年几十年,也许是为下一代做嫁衣,但他们却奋勇直前,无怨无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医吧健康网 ( 湘ICP备05004075号 )

GMT+8, 2024-3-28 20:39 , Processed in 0.166262 second(s), 16 queries .

老百姓身边的健康帮手

Copyright © 2005-2023 18120.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