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715|回复: 0

回首已是百年身——戏说中西医之争(续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4-19 13:38: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四、中国的事中国人做



  伍连德坐镇上海不到2年,正赶上全中国霍乱大流行,上海是中心和源头。



  霍乱是由霍乱弧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和鼠疫一起列为甲种传染病。这东西是印度的土特产,到19世纪开始出口了。从鸦片战争到抗日战争,中国一共流行了四十多次,其中十次大流行,1932年是最后也是最严重的一次,全国几乎所有省份所有大中城市都有病例。怎么传入的?因为开放港口,来的船带进来的。上海是重要港口,因此每次霍乱流行,都是从上海开始,然后传遍全国。



  霍乱这个词就很说明近代中西医的关系。霍乱这个词在古医书里就有,於是就出现一知连半解都没有的说,看看中医多少年前就开始治疗霍乱了。中医的霍乱就是拉肚子,痢疾之类的。后来印度传来了霍乱,当时没有西医呀,也是拉肚子就是拉得没命了,於是也叫霍乱。后来西医起来了,就沿用这个名词。而日本则把英文 Cholera音译,叫虎列拉。



  西医拿过去了,中医就不再用了,这么慷慨干吗呀?说不清楚,也不敢用。别说现在这2号病是严控的,您老先生见个拉稀的就霍乱,国家疫情监控要累死。要是日伪期间,夏天西瓜吃多了看中医,这是霍乱。正巧日本人来了,这个什么地干活?太君这是霍乱。虎列拉!你们统统地挖坑地干活。连医生带病人全活埋了。



  西医在中国兴起以后,对英文医学名词的翻译很多都是从中医里面拿来的,这才过了多少年呀,读过一本半本中医古籍的恨不得连艾滋病非典都以为是咱老祖宗的传统哪。您说咱当年要是学日本人,洋文全是音译,这不更民族虚无主义吗?但从这件事上,那些中国西医的前辈们就不简单,起码是爱国的。



  霍乱来了,看看是不是两会期间,不是的话也没必要隐瞒了,情况严重的话副总理上阵。这说的是非典,1932年老蒋忙着对付各军阀和剿共,哪儿有时间领导全国人民战胜霍乱呀?上海市自己解决吧,吴铁城也不用担心,干好干坏的当不成替罪羊。吴市长也能做豪言壮语呀,我上海有充足的准备,两年前就建立了中央霍乱局。



  老吴没这么说,因为他知道,他这个上海市市长管不了全上海。英租界、法租界不听他的。



  1908年伍连德第一次到上海,自然住在英租界因为他算英国人。没事逛逛公园吧,到门口一看站着俩红头阿三旁边一块牌子,上面注意事项,不能破坏花草之类往下看,4,华人请勿入内,5,狗不许进去。伍连德心说我在老家受歧视,回祖国还得受歧视?英国护照我也不亮了,上了岸我就是中国人了,倒要看看你让不让我进。阿三一看这位看了一通英文然后直接往里闯,看样子是华人,可是穿西服没辫子也可能不是,挺胸抬头的阿三欺软怕硬也不敢问,就这样进去了。你不是不管吗,这个礼拜我天天来,结果一次也没人拦他。



  租界就是别人的土地,中国政府管不了。中央霍乱局还是伍连德的面子,英法知道这位是世界拔尖的防疫专家,於是同意参加,也出点血。中央霍乱局其实就是三方联席会议,定期开个会通通气。霍乱爆发的时候,伍连德也就是国境检疫处那几十好人,加上参加的20个医院其中17个还是私人的,租界还是自己管自己的。



  就是这种条件,大上海三百五十万人才四千多病例。在病人死亡率上,就不要和北京的病死80%比了,就在上海,无论是大上海的还是租界里的中国人。病人死亡率从6%到9%,而俩租界外国病人也就是租界负责治疗的,死亡率30%。伍连德就用这7.4%的病死率让英法租界从此认认真真听中央霍乱局的指挥,到抗战以前上海和中国再没有爆发大的霍乱。



  这种比武之前还有两次,1919年东北霍乱,日本医院病人死亡率为56%,苏联医院从33%到67%。中方医院为18%和14%。1926年霍乱流行再比武,中方医院死亡率17%,苏方医院分别为35%和65%,日本人根本不参加了,发现病人直接送中国医院。当时国际先进水平病人死亡率是20%。



  时至今日,依然天天有人大谈特谈什么国际水平世界领先。中国有句古话,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有本事打擂台,不是有能耐吗?那就象这样让洋人心服口服。千里马是跑出来的不是吹出来的或者上级任命的,叫得天响到了还是头驴。



  有人说了,现今中国就是这么一个社会,我能脱俗吗?可是现在能和清末比吗?你是海归,伍连德也是海归,你回来做官当主任院长,他回来也是做官当校副的。这么一来咱们就回到中西医之争上面了。



  五、谁治好我我就信谁



  医成为学是工业革命之后的事,之前应该叫医术。术业有专攻,会看病的把本事一代代传下来,这就是所谓的传统医学。中国有传统医学,国外一样有传统医学。现代医学就是把传统医学共性的东西用科学的方法整理出来,这样才有了传统医学和现代医学之争。所以说,中西医之争的实质不是中西之争,而且传统和现代之争,是经验和科学方法之争。



  现代医学到底被谁最开始带到中国的,好说也不好说,起码明朝来华的传教士里面就有能看病的。可是他们会的属於蒙古大夫水平还是西医水平就不好说了,很可能利马窦之类的也就是把治牲口的药揣了两瓶,到了中国按十分之一的量用在人身上。因此,直到十九世纪初,才有真正意义上的西医传入中国。



  真正意义上的第一个来到中国的西医叫亚立山大皮尔森,1805年他在中国南方用琴纳的方法给老百姓种痘以防天花。种了多少效果如何不太清楚,与此同时教会开始行医了。



  极力主张用看病的手段让人信教的叫汤马斯考雷蒂,1827年从伦敦来到澳门开业,病人很多,他的主要兴趣是治疗眼疾。过了九年老考有了心得体会,上书教会:别光送牧师来了,也派点医生来。给人治好病比礼拜一回给个铜板更能让人信上帝。



  老考的话在英国跟放屁似的没人听,没想到在美国有人响应了。这位是耶鲁大学的高才生叫彼得帕克,当即就来广东了。帕克是名校出身,果然水平不一般,眼科专家,短短的时间内使上千的人重建光明。在帝国主义列强侵华史上,帕克的地位比打鸦片战争、率英法联军八国联军什么的高多了,他是用一把手术刀就打开了中国的大门。



  帕克这么成功,英美的教会赶紧派医生来,1838年建立了广东教会医院。对此非常热心的是广东十三行的伍秉鉴。当年一口通商,伍浩官富甲天下,据说美国最有钱的人的财产也就是他的五分之一,财大气粗吗,帕克行医的费用我包了。过两年鸦片战争,一口通商改成五口通商,广东十三行垄断地位打破了,老伍死了,商行破产了,但这时候西方势力已经彻底进入中国,教会医学的势力越来越庞大。



  打了二场鸦片战争,打不过人家就不能禁止人家传教看病,於是中国人开始接触西医,从下层老百姓开始到士大夫。头一个说中医不是的名人是俞樾,1879年写了废医论,医可废,药不可尽废。他并不是说用西医不用中医,而是什么医都不用,长善心去恶心这样病就好了,和吃斋念佛转法^轮一个道理。原因是家里人得病治不好,接连去世,还要医生干什么呀?



  得病是常有的事,1885年康有为也病了。和曹操一样头痛,医生们没有办法,等死吧。康先生一想反正要死了,古人说朝闻道夕可死,开始玩命看书,什么都看也就读到西医书。一看这里面说的和我的情况差不多呀,买药去。买回来吃了几回,死不了病好了。



  老康活过来以后,一想反正命是自己捡回来的,就开始提倡变法。虽然公车上书的时候没好意思加进去废除中医,但他提倡西化的内容也差不多,变法失败他也跑了什么西化废医呀全成妖言惑众了。



  变法失败皇上关到岛上去了,朝廷怎么没有拨乱反正大力提倡国粹中医呀?因为呀王公大臣里面信西医的不少。比如李中堂,1880年,北洋大臣兼直隶总督李鸿章的老婆之一病得要死了,中医都请遍了也没用,只好找个西医看看吧。天津有英国伦敦会,传教医师叫马根济。叫来以后治好了。李鸿章特激动,这样吧我资助你一个医院,这就是总督医院。第二年,马根济一看留学生从美国撤回来了,干脆办一所医校,培养出现代医生,给大清的海陆军用。李鸿章觉得主意不错,於是就有了总督医院附属医学校,这所医学堂后来改名北洋医学堂,按英美的教法,专门为海军提供军医。据说花去大把的海军经费,不过和七爷贪污加上巴结老佛爷相比,真是九牛一毛。那些就剩下颐和园的石舫了,北洋医学堂可是开了中国现代医学教育的先河。



  北洋医学堂用的是海军经费,出来的学生自然优先分配到海军了,陆军怎么办呀?自己培养吧。这会儿是袁世凯当直隶总督,在天津又开了陆军军医学堂,校长是陆军部军医司长徐华清。老徐是北洋医学堂毕业,没有洋文凭因此就是个摆设,实际上是一帮日本教授,领头的叫平贺精次郎,是八国联军的老鬼子,这次的职务是总教习。



  老袁大把的银子花出去了,这天想起来看看教学质量吧。毕业生找来看看病考察一下。不会。你们怎么学的?老师不教看病。教什么呀?就是护理病人,怎么按日本的规矩穿衣服,还有就是大日本帝国怎么怎么好。靠,我花这么多钱培养汉奸那。不成,得找能人。



  找谁呀?老袁是信中医的,可是军医学堂是西医的,找一老中医镇得住那帮鬼子教授吗?这等人物要问留洋的,正好在朝鲜交下的铁哥们唐绍仪是留美幼童:老唐我想给军医学堂找个副校长,你手里有合适的人选吗?



  唐绍仪说留美的医学生全让海军划拉去了,我回头想一想,问一问。回到家开始想,谁合适呀?正转悠那,侄女婿来了:叔叔您这是干吗那?要推磨咱家不是有驴吗?老唐一看来得正合适,你也是留美的,你同学和哥们里面有没有学医的想做海归。同学里面没有,不过前年我公费出国的时候认识一位。谁呀?



  他本是卧龙岗上散淡之人。




  伍连德坐镇上海不到2年,正赶上全中国霍乱大流行,上海是中心和源头。



  霍乱是由霍乱弧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和鼠疫一起列为甲种传染病。这东西是印度的土特产,到19世纪开始出口了。从鸦片战争到抗日战争,中国一共流行了四十多次,其中十次大流行,1932年是最后也是最严重的一次,全国几乎所有省份所有大中城市都有病例。怎么传入的?因为开放港口,来的船带进来的。上海是重要港口,因此每次霍乱流行,都是从上海开始,然后传遍全国。



  霍乱这个词就很说明近代中西医的关系。霍乱这个词在古医书里就有,於是就出现一知连半解都没有的说,看看中医多少年前就开始治疗霍乱了。中医的霍乱就是拉肚子,痢疾之类的。后来印度传来了霍乱,当时没有西医呀,也是拉肚子就是拉得没命了,於是也叫霍乱。后来西医起来了,就沿用这个名词。而日本则把英文 Cholera音译,叫虎列拉。



  西医拿过去了,中医就不再用了,这么慷慨干吗呀?说不清楚,也不敢用。别说现在这2号病是严控的,您老先生见个拉稀的就霍乱,国家疫情监控要累死。要是日伪期间,夏天西瓜吃多了看中医,这是霍乱。正巧日本人来了,这个什么地干活?太君这是霍乱。虎列拉!你们统统地挖坑地干活。连医生带病人全活埋了。



  西医在中国兴起以后,对英文医学名词的翻译很多都是从中医里面拿来的,这才过了多少年呀,读过一本半本中医古籍的恨不得连艾滋病非典都以为是咱老祖宗的传统哪。您说咱当年要是学日本人,洋文全是音译,这不更民族虚无主义吗?但从这件事上,那些中国西医的前辈们就不简单,起码是爱国的。



  霍乱来了,看看是不是两会期间,不是的话也没必要隐瞒了,情况严重的话副总理上阵。这说的是非典,1932年老蒋忙着对付各军阀和剿共,哪儿有时间领导全国人民战胜霍乱呀?上海市自己解决吧,吴铁城也不用担心,干好干坏的当不成替罪羊。吴市长也能做豪言壮语呀,我上海有充足的准备,两年前就建立了中央霍乱局。



  老吴没这么说,因为他知道,他这个上海市市长管不了全上海。英租界、法租界不听他的。



  1908年伍连德第一次到上海,自然住在英租界因为他算英国人。没事逛逛公园吧,到门口一看站着俩红头阿三旁边一块牌子,上面注意事项,不能破坏花草之类往下看,4,华人请勿入内,5,狗不许进去。伍连德心说我在老家受歧视,回祖国还得受歧视?英国护照我也不亮了,上了岸我就是中国人了,倒要看看你让不让我进。阿三一看这位看了一通英文然后直接往里闯,看样子是华人,可是穿西服没辫子也可能不是,挺胸抬头的阿三欺软怕硬也不敢问,就这样进去了。你不是不管吗,这个礼拜我天天来,结果一次也没人拦他。



  租界就是别人的土地,中国政府管不了。中央霍乱局还是伍连德的面子,英法知道这位是世界拔尖的防疫专家,於是同意参加,也出点血。中央霍乱局其实就是三方联席会议,定期开个会通通气。霍乱爆发的时候,伍连德也就是国境检疫处那几十好人,加上参加的20个医院其中17个还是私人的,租界还是自己管自己的。



  就是这种条件,大上海三百五十万人才四千多病例。在病人死亡率上,就不要和北京的病死80%比了,就在上海,无论是大上海的还是租界里的中国人。病人死亡率从6%到9%,而俩租界外国病人也就是租界负责治疗的,死亡率30%。伍连德就用这7.4%的病死率让英法租界从此认认真真听中央霍乱局的指挥,到抗战以前上海和中国再没有爆发大的霍乱。



  这种比武之前还有两次,1919年东北霍乱,日本医院病人死亡率为56%,苏联医院从33%到67%。中方医院为18%和14%。1926年霍乱流行再比武,中方医院死亡率17%,苏方医院分别为35%和65%,日本人根本不参加了,发现病人直接送中国医院。当时国际先进水平病人死亡率是20%。



  时至今日,依然天天有人大谈特谈什么国际水平世界领先。中国有句古话,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有本事打擂台,不是有能耐吗?那就象这样让洋人心服口服。千里马是跑出来的不是吹出来的或者上级任命的,叫得天响到了还是头驴。



  有人说了,现今中国就是这么一个社会,我能脱俗吗?可是现在能和清末比吗?你是海归,伍连德也是海归,你回来做官当主任院长,他回来也是做官当校副的。这么一来咱们就回到中西医之争上面了。



  五、谁治好我我就信谁



  医成为学是工业革命之后的事,之前应该叫医术。术业有专攻,会看病的把本事一代代传下来,这就是所谓的传统医学。中国有传统医学,国外一样有传统医学。现代医学就是把传统医学共性的东西用科学的方法整理出来,这样才有了传统医学和现代医学之争。所以说,中西医之争的实质不是中西之争,而且传统和现代之争,是经验和科学方法之争。



  现代医学到底被谁最开始带到中国的,好说也不好说,起码明朝来华的传教士里面就有能看病的。可是他们会的属於蒙古大夫水平还是西医水平就不好说了,很可能利马窦之类的也就是把治牲口的药揣了两瓶,到了中国按十分之一的量用在人身上。因此,直到十九世纪初,才有真正意义上的西医传入中国。



  真正意义上的第一个来到中国的西医叫亚立山大皮尔森,1805年他在中国南方用琴纳的方法给老百姓种痘以防天花。种了多少效果如何不太清楚,与此同时教会开始行医了。



  极力主张用看病的手段让人信教的叫汤马斯考雷蒂,1827年从伦敦来到澳门开业,病人很多,他的主要兴趣是治疗眼疾。过了九年老考有了心得体会,上书教会:别光送牧师来了,也派点医生来。给人治好病比礼拜一回给个铜板更能让人信上帝。



  老考的话在英国跟放屁似的没人听,没想到在美国有人响应了。这位是耶鲁大学的高才生叫彼得帕克,当即就来广东了。帕克是名校出身,果然水平不一般,眼科专家,短短的时间内使上千的人重建光明。在帝国主义列强侵华史上,帕克的地位比打鸦片战争、率英法联军八国联军什么的高多了,他是用一把手术刀就打开了中国的大门。



  帕克这么成功,英美的教会赶紧派医生来,1838年建立了广东教会医院。对此非常热心的是广东十三行的伍秉鉴。当年一口通商,伍浩官富甲天下,据说美国最有钱的人的财产也就是他的五分之一,财大气粗吗,帕克行医的费用我包了。过两年鸦片战争,一口通商改成五口通商,广东十三行垄断地位打破了,老伍死了,商行破产了,但这时候西方势力已经彻底进入中国,教会医学的势力越来越庞大。



  打了二场鸦片战争,打不过人家就不能禁止人家传教看病,於是中国人开始接触西医,从下层老百姓开始到士大夫。头一个说中医不是的名人是俞樾,1879年写了废医论,医可废,药不可尽废。他并不是说用西医不用中医,而是什么医都不用,长善心去恶心这样病就好了,和吃斋念佛转法^轮一个道理。原因是家里人得病治不好,接连去世,还要医生干什么呀?



  得病是常有的事,1885年康有为也病了。和曹操一样头痛,医生们没有办法,等死吧。康先生一想反正要死了,古人说朝闻道夕可死,开始玩命看书,什么都看也就读到西医书。一看这里面说的和我的情况差不多呀,买药去。买回来吃了几回,死不了病好了。



  老康活过来以后,一想反正命是自己捡回来的,就开始提倡变法。虽然公车上书的时候没好意思加进去废除中医,但他提倡西化的内容也差不多,变法失败他也跑了什么西化废医呀全成妖言惑众了。



  变法失败皇上关到岛上去了,朝廷怎么没有拨乱反正大力提倡国粹中医呀?因为呀王公大臣里面信西医的不少。比如李中堂,1880年,北洋大臣兼直隶总督李鸿章的老婆之一病得要死了,中医都请遍了也没用,只好找个西医看看吧。天津有英国伦敦会,传教医师叫马根济。叫来以后治好了。李鸿章特激动,这样吧我资助你一个医院,这就是总督医院。第二年,马根济一看留学生从美国撤回来了,干脆办一所医校,培养出现代医生,给大清的海陆军用。李鸿章觉得主意不错,於是就有了总督医院附属医学校,这所医学堂后来改名北洋医学堂,按英美的教法,专门为海军提供军医。据说花去大把的海军经费,不过和七爷贪污加上巴结老佛爷相比,真是九牛一毛。那些就剩下颐和园的石舫了,北洋医学堂可是开了中国现代医学教育的先河。



  北洋医学堂用的是海军经费,出来的学生自然优先分配到海军了,陆军怎么办呀?自己培养吧。这会儿是袁世凯当直隶总督,在天津又开了陆军军医学堂,校长是陆军部军医司长徐华清。老徐是北洋医学堂毕业,没有洋文凭因此就是个摆设,实际上是一帮日本教授,领头的叫平贺精次郎,是八国联军的老鬼子,这次的职务是总教习。



  老袁大把的银子花出去了,这天想起来看看教学质量吧。毕业生找来看看病考察一下。不会。你们怎么学的?老师不教看病。教什么呀?就是护理病人,怎么按日本的规矩穿衣服,还有就是大日本帝国怎么怎么好。靠,我花这么多钱培养汉奸那。不成,得找能人。



  找谁呀?老袁是信中医的,可是军医学堂是西医的,找一老中医镇得住那帮鬼子教授吗?这等人物要问留洋的,正好在朝鲜交下的铁哥们唐绍仪是留美幼童:老唐我想给军医学堂找个副校长,你手里有合适的人选吗?



  唐绍仪说留美的医学生全让海军划拉去了,我回头想一想,问一问。回到家开始想,谁合适呀?正转悠那,侄女婿来了:叔叔您这是干吗那?要推磨咱家不是有驴吗?老唐一看来得正合适,你也是留美的,你同学和哥们里面有没有学医的想做海归。同学里面没有,不过前年我公费出国的时候认识一位。谁呀?



  他本是卧龙岗上散淡之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医吧健康网 ( 湘ICP备05004075号 )

GMT+8, 2024-4-26 06:43 , Processed in 0.257670 second(s), 15 queries .

老百姓身边的健康帮手

Copyright © 2005-2023 18120.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