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25|回复: 1

杏林春暖的来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4-19 13:29: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三国时期,有位德高望重的老医生董奉,专门为穷苦人看病,却不收任何报酬。病人痊愈后,登门道谢,董奉就叫他们在附近种植杏树,病重的人身体完全养好以后,种植5棵杏树;病轻的人只要种植1棵杏树。董奉用这个方法作为纪念,在他家周围渐渐地杏树成林。  不出十年,杏树结了果实。董奉把收获的杏子全部换成粮食,用来救济穷苦的人民。

  为了感激董奉的德行,有人写了“杏林春暖”的条幅挂在他家门口。从此,许多中药店都挂上了“杏林春暖”的匾额,“杏林”也逐渐成了中医药行业的代名词。


  为了感激董奉的德行,有人写了“杏林春暖”的条幅挂在他家门口。从此,许多中药店都挂上了“杏林春暖”的匾额,“杏林”也逐渐成了中医药行业的代名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4-19 13:29:06 | 显示全部楼层



 “杏林”一词是中医界的代称。顾名思义,“杏林之家”即指一家人都是医术高超的医生。那么,这个词是如何得来的呢?



  据晋代葛洪所著《神仙传》记载:三国时期东吴有位叫董奉的名医,他医术精湛,长年隐居深山,为人治病却不收报酬,凡患重病被他治愈者只需在其宅边、园内栽下5棵杏树。



  光阴荏苒,栽下的杏树也愈来愈多。到了收获季节,只见红杏竞秀、压弯枝头。董奉便在茂密的杏树林中建一间草屋,对前来买杏的人不收钱币,而以谷子交换。董奉用杏换来的谷子年年堆满仓,他用这些谷子救济贫困百姓和路过该地缺少盘缠的人。



  自此,“杏林”一词便成了中医界的代称,“杏林高手”便代指医术高超的医生,“杏林之家”一词也屡见报端。



■“杏林”的由来



三国时候,吴国地方有个刺史,中毒得病,请了一个叫董奉的民间医生去治疗。可董奉赶到时,病人已经死去三天了。董奉是一个实在的人,就是人死了,也要诊一诊,瞧两瞧。当他诊了死人的脉后,脸上突然出现喜容:“这人脉还在跳,还有救!”他忙从药囊中取出三粒丸药塞进死人的嘴里,用温水灌服,并用手在其胸腹部推拿。过一会儿,死者四肢慢慢舒展,脸上显现血色,不几天,渐渐恢复了健康。



董奉治好了一个个疑难病症,却不要人一文钱。他只提出一个要求,凡是被他治好的病人,都要帮他种植杏树,病重的种五株,病轻的种一株。数年以后,他的园子里共种植了十多万株杏树。杏子出卖时,董奉也不要人家给现钱,只要粮食来换,他换得了许多粮食,用来周济劳苦饥饿的百姓。



董奉这种高尚品德,人人有口皆碑。从此“杏林”二字便成了称赞医生美德时的专用词。




  据晋代葛洪所著《神仙传》记载:三国时期东吴有位叫董奉的名医,他医术精湛,长年隐居深山,为人治病却不收报酬,凡患重病被他治愈者只需在其宅边、园内栽下5棵杏树。



  光阴荏苒,栽下的杏树也愈来愈多。到了收获季节,只见红杏竞秀、压弯枝头。董奉便在茂密的杏树林中建一间草屋,对前来买杏的人不收钱币,而以谷子交换。董奉用杏换来的谷子年年堆满仓,他用这些谷子救济贫困百姓和路过该地缺少盘缠的人。



  自此,“杏林”一词便成了中医界的代称,“杏林高手”便代指医术高超的医生,“杏林之家”一词也屡见报端。



■“杏林”的由来



三国时候,吴国地方有个刺史,中毒得病,请了一个叫董奉的民间医生去治疗。可董奉赶到时,病人已经死去三天了。董奉是一个实在的人,就是人死了,也要诊一诊,瞧两瞧。当他诊了死人的脉后,脸上突然出现喜容:“这人脉还在跳,还有救!”他忙从药囊中取出三粒丸药塞进死人的嘴里,用温水灌服,并用手在其胸腹部推拿。过一会儿,死者四肢慢慢舒展,脸上显现血色,不几天,渐渐恢复了健康。



董奉治好了一个个疑难病症,却不要人一文钱。他只提出一个要求,凡是被他治好的病人,都要帮他种植杏树,病重的种五株,病轻的种一株。数年以后,他的园子里共种植了十多万株杏树。杏子出卖时,董奉也不要人家给现钱,只要粮食来换,他换得了许多粮食,用来周济劳苦饥饿的百姓。



董奉这种高尚品德,人人有口皆碑。从此“杏林”二字便成了称赞医生美德时的专用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医吧健康网 ( 湘ICP备05004075号 )

GMT+8, 2024-3-19 12:39 , Processed in 0.160828 second(s), 16 queries .

老百姓身边的健康帮手

Copyright © 2005-2023 18120.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